\r\n 今年兩會期間,來自河北代表團的全國人大代表,滄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梅世彤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提交了《關于進一步加快促進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清潔取暖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r\n
\r\n\r\n 梅世彤在他的《建議》中提到,近兩年,在國家政策大力支持下,該區域尤其是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散煤替代工程進展順利,對改善區域大氣環境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清潔取暖是個綜合工程,需要國家進一步加強協調統籌、完善技術標準、加大資金投入,建立有效保障機制,方能取得更大成效。\r\n
\r\n\r\n 對此,梅世彤提出以下建議:\r\n
\r\n\r\n 一、從國家和行業層面盡快出臺關于農村雙代工程建設管理的相關技術標準。目前,國家住建部出臺《農村管道天然氣工程技術導則》,能源局制定《關于印發煤改電工程(公用電網部分)建設指南和煤改電工程(用戶部分)安裝和使用建議手冊的通知》,但均不屬于強制類標準。為保障農村“氣代煤”工程建設質量和農村燃氣的安全運行,區域內各省、市基本都從省級層面制定了一些地方標準和導則,發揮了一定指導作用。但從目前看,僅靠國家非強制類標準和各地制定的地方標準,效力和指導作用明顯不夠。\r\n
\r\n\r\n 二、在氣源保障、協調穩定氣價和支持儲氣能力建設上給予傾斜支持。目前,各地儲氣調峰能力與高峰月日的用氣負荷相比普遍偏弱,受管網輸送能力制約,出現緊急狀況時難以保障用氣需求。以河北為例,農村居民氣代煤取暖用氣占比高,日用氣負荷受氣候變化影響大,且不易精準預測和掌控,2017年出現“氣荒”,2018年氣源呈緊平衡態勢,2019-2020年大規模實施煤改氣將進一步加大氣源保障壓力。建議國家在氣源保障、協調穩定氣價和支持儲氣能力建設上給予傾斜支持,以確保區域內城鎮居民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用戶安全溫暖過冬。\r\n
\r\n\r\n 三、因地制宜推進煤改電。統籌采暖區域電力、熱力、環保等各方面因素,因地制宜發展電力,有序推進電供暖。建議將河北后兩年具備投產條件的熱電項目全部列入國家電網年度計劃或同意應急備用;加大對河北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中央預算內資金支持,減輕電代煤電網改造資金壓力;協調加快入冀送電通道和配套電源建設,增加受電容量,提升電力安全保障水平。\r\n
\r\n\r\n 四、進一步加大清潔取暖支持力度。對“2+26”城市的農村地區,建議國家加大清潔取暖資金補貼力度,探索合理補貼機制,以保障大氣污染傳輸通道散煤治理順利完成,以及清潔取暖的可持續發展。仍以河北為例,2018年河北完成農村雙代改造177萬戶,需財政建設補助資金110多億元、運行補貼近40億元,加之過去項目運行補貼,各級財力緊張,特別是大部分縣級財政落實資金的壓力大。未來2年還要完成約540萬戶清潔取暖任務,建議中央大氣污染治理資金更多向河北傾斜,確保打贏藍天保衛戰。\r\n
\r\n\r\n 五、在建筑節能改造方面給予政策及資金支持。北方地區冬季寒冷,據測算,冬季房屋通過外墻、外門窗、屋面、地面散失的熱量占到70%-80%,因此,加強建筑節能改造,對有效降低取暖能耗,保證減排效果有很大影響。目前,受經濟條件等限制,廣大農村地區建筑節能改造還未推開。建議國家拿出專門支持政策,加大專項資金支持力度,推動農村房屋節能改造。\r\n
\r\n\r\n \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