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 2018年北方地區新增清潔取暖面積約15.5億平方米

\r\n \"\"\r\n

\r\n

\r\n
\r\n  黨的十九大,將污染防治納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明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工作重點和方法路徑,為能源行業打贏戰役吹響決勝號角。\r\n

\r\n

\r\n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之下,能源電力領域要答好綠色新答卷,當如何運筆?將如何著色?在“初戰告捷”的當下,今年能源電力領域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又將開啟一段怎樣的新航程?風云際會的節點,舉足輕重的盛會,謀篇布局的報告,我們有理由期待,在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的關注和熱議中,這個3月會釋放更多信號,為新時代能源革命構筑“綠色譜系”,為新時代能源體系積蓄“綠色動力”。\r\n

\r\n

\r\n   清潔能源擔起綠色發展重任\r\n

\r\n

\r\n   過去一年,因為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局之年,而顯得格外引人矚目。一年以來,歷史已不經意完成了一次耐人尋味的敘述──我國以全年單位GDP能耗下降3%的成績單講述著節能減排的推進,也以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22.1%的高比重體現著能源結構優化的提速,更以躍居世界第一的可再生能源裝機總量展示了清潔能源是如何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綠色引擎。\r\n

\r\n

\r\n   一年間,一臺臺清潔機組投運,這是我國能源發展催生的綠色動能——\r\n

\r\n

\r\n   2018年全國可再生能源裝機突破7億千瓦,其中水電、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分別達到3.5億、1.8億和1.7億千瓦。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占比提高到約40%,發電量占比提高到30%。生物質能利用規模達到3950萬噸標準煤。核電發展進入“三代時代”,在建在運裝機達到5800萬千瓦。\r\n

\r\n

\r\n   一年間,一條條清潔能源輸電通道規劃建設,這是通往低碳、綠色、高效的電力高架橋——\r\n

\r\n

\r\n   著力補齊影響消納的短板弱項,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加快推動清潔能源輸電通道規劃建設,研究完善長效機制,電力系統接收清潔能源發電能力顯著提升。2018年,棄風率、棄光率同比分別下降5個和2.8個百分點,實現棄電量和棄風棄光率“雙降”。\r\n

\r\n

\r\n   時間丈量著發展的進度,也標示出攀登的高度。更高的起點,意味著更大的挑戰。\r\n

\r\n

\r\n   “在持續幾年的迅猛發展之后,特別在經濟新常態下,我國非化石能源產業已經走到了一個歷史轉折點。”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方面是在大氣污染和減排目標壓力下,新能源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另一方面,未來從替補逐漸走向替代,非化石能源將面臨其他各類能源的競爭,市場消納壓力更趨嚴峻。\r\n

\r\n

\r\n   發展是量的增加,更是質的提升。消納受阻、電價偏高、補貼拖欠、創新不足……我國非化石能源產業正處于解決“發展的問題”和解決“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同步推進階段。\r\n

\r\n

\r\n   “‘十三五’能源發展要解決如何用非化石能源的新增部分來替代化石能源存量的問題。”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研究員李俊峰表示。以前,經濟與社會發展“五年規劃”先出,新能源專項規劃后出;現在,應該把經濟發展裝進環境容量和資源容量的籠子里,為經濟發展這匹馬套上環境、能源的籠頭。\r\n

\r\n

\r\n   對此,中國風能協會秘書長秦海巖表示,風電發展正進入從替代能源向主流能源發展的關鍵時期,制約風電產業發展的主要矛盾也發生了改變,已經從高成本制約大規模應用,轉變為傳統電力體制機制不能適應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發展。要化解這一矛盾,必須著眼于電力市場化改革,打破原有體制機制束縛,一是推動電力系統由垂直的單向一體化向分散化、網格化方向發展,調動電力系統中現存的靈活性資源;二是建立電力現貨市場及以綠色證書為代表的市場化補貼機制。\r\n

\r\n

\r\n   化石能源向清潔高效轉型\r\n

\r\n

\r\n   挑戰和考驗必將伴隨新時代能源發展的腳步。我國能源列車在快車道上馳騁了幾十年,如今正駛入關鍵路口──傳統化石能源直面清潔高效轉型壓力,新能源勢力尚未完全成熟,亟待破題。\r\n

\r\n

\r\n   把“綠色發展”這枚硬幣翻過來,我們看到了“煤老大們”已經開始向清潔高效轉型升級。頭頂減排標準這一“緊箍咒”,煤電企業正在政策護航之下全力轉身。\r\n

\r\n

\r\n   一年間,煤炭煤電去產能進展順利,這是我們能源轉型涅槃之路——\r\n

\r\n

\r\n   截至2018年年底,年產9萬噸以下煤礦基本退出,超額2018年1.5億噸去產能任務,“十三五”煤炭去產能任務實現“大頭落地”。積極穩妥化解煤電煤炭過剩產能,持續推進煤電調控,全國煤電投產規模得到有效控制,煤電利用效率進一步提升。\r\n

\r\n

\r\n   “燃煤發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是技術問題,也是經濟問題。”全程參與了山西省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工作的山西省發展改革委能源處處長崔敏,談起問題來一語中的。他指出,要平衡處理生存協調和環保之間的關系,支持政策護航是關鍵。必須確保電價補貼、發電利用小時數獎勵等各項配套政策落到實處,充分調動企業積極性。\r\n

\r\n

\r\n   對此,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特別強調,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要避免處置措施簡單粗暴,要增強服務意識,幫助企業制定環境治理解決方案。\r\n

\r\n

\r\n   值得特別指出的是,過去一年,能源電力行業把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作為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關鍵戰役,清潔取暖工作全面啟動、勢頭良好。2018年,北方地區新增清潔取暖面積約15.5億平方米,清潔取暖率達到約46%,減少散煤消費約2100萬噸。\r\n

\r\n

\r\n   作為全年發展的風向標,全國兩會上關于能源領域污染防治攻堅戰的話題和討論,或將描繪出今年乃至更長一段時期的行動路徑,而公眾對于能源綠色發展的種種期待、猜想和疑問都冀望在兩會上能一一得到破解。\r\n

\r\n

\r\n   下一步煤炭和煤電化解過剩產能的總體形勢、主要任務、政策措施等問題或將成為今年全國兩會熱點。我們還期待,面對今后該如何平衡頻發的環境污染與經濟發展的尷尬關系,政府的重拳出擊能否拯救環境于污染之中,化石能源轉型升級采用哪種方式更加合理等問題,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定能給出一些思考和建議。\r\n

返回頂部
av资源在线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