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 日前,在北京舉行的能源產業獻禮“新中國70華誕”主題活動——第三屆(2019)中國能源產業發展年會暨首屆“能源文化節”上,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專業總工、建筑環境與節能研究院院長徐偉在現場發表了關于清潔供暖的主旨演講。\r\n
\r\n\r\n 在演講中,他重點闡述了我國清潔供暖的起因,實施效果和存在問題,以及未來的解決方式等話題,對我國的清潔取暖工作的實施有著很好地指導作用。\r\n
\r\n\r\n 他表示,城市的能源供應除了電,北方或者中國3/4國土面積的另一個重要能源需求就是冬季供暖。而對于為什么要發展清潔供暖?他認為其中有兩大背景因素是推動清潔供暖的主要原因:第一是大氣污染治理的需求,第二是能源結構轉型的需要。在這樣的背景下,清潔供暖惠及民生,既要溫暖過冬,又要藍天白云。經過近幾年努力,北京地區基本實現清潔化供暖,北方其他采暖區域的清潔取暖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過程中,尤其是“2+26”城市計劃的實施更是將這項工作由點及面的穩步推進。\r\n
\r\n\r\n 現在很多地方政府、行業一說起清潔供暖就是“雙替代”,即氣代煤、電代煤,是不是“雙替代”就是清潔供暖?清潔供暖真正的定義是要“兩低三通過”,一個低是低排放,二氧化硫、粉塵、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要低;第二個低是低能耗,即使排放低了,能耗依然很高,仍然不是清潔供暖?!叭ㄟ^”是指通過三個環節:通過建筑保溫技術降低對熱量的需求,通過高效和智能的輸配系統降低輸配過程中的損失和過量供暖損失,通過選擇高效清潔熱源最終實現清潔供暖。\r\n
\r\n\r\n 對于終端能效的提升,徐偉院長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終端能效提升是什么?當建筑物做好保溫,供暖需求就少了。就像一個人冬天不穿羽絨服,而是穿襯衫,熱量就損失了。如果穿上羽絨服,帶上帽子手套,捂嚴實了,也就暖和了。這個道理對于建筑來說也是一樣的道理。\r\n
\r\n\r\n 值得一提的是,清潔供暖吸引了社會資本的大量涌入。過去,供熱行業是城市市政的組成部分。但是有了清潔供暖國家行動以后,大約有6000億元的資金流入,這是很大的市場拉動。這些資金有效促動了清潔供暖工作的進展,也讓更多企業借助這個平臺獲得了很快地發展。清潔供暖帶動了相關產業的迅速發展。比如燃氣壁掛爐在2017年斷貨20%,2018年空氣源熱風機銷量達10萬臺,過去一年空氣源熱風機企業從幾家發展到幾十家……清潔供暖相關政策促進了整個產業快速發展。\r\n
\r\n\r\n 最后,徐偉院長表示,清潔供暖啟動以來,環境改善效果初顯。而從另一方面來說,雖然清潔取暖取得了很大成績,有很多的亮點,但問題依然很多。比如供暖成本過高、部分百姓返煤;能源保障困難,氣荒限產掉閘;注重單側改造,難以標本兼治;工作邊學邊干,統籌協調不足等。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一步步踏踏實實去解決。\r\n
\r\n\r\n 小結:從徐偉院長的講話中可以獲悉,在清潔取暖的進程中,撬動了大量的社會資金參與其中,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尤其是以空氣源熱泵為代表的行業更是出現倍數增長的態勢。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北方清潔取暖的工作仍在繼續,熱泵的機遇依然很多,多個地方的政策支持傾斜力度也充分顯示了熱泵的生命力旺盛。\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