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 10月16日,生態環境部對外發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下稱《方案》)。\r\n
\r\n\r\n 《方案》提出目標: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期間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4%,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同比減少6%。\r\n
\r\n\r\n 《方案》表示,2018-2019年秋冬季,京津冀及周邊地區PM2.5平均濃度同比上升6.5%,重污染天數同比增加36.8%。部分地區散煤復燒、“散亂污”企業反彈、車用油品不合格、重污染天氣應對不力等問題仍然突出。\r\n
\r\n\r\n 2020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目標年和關鍵年,2019-2020年秋冬季攻堅成效直接影響2020年目標的實現。\r\n
\r\n\r\n 《方案》稱,據預測,受厄爾尼諾影響,2019-2020年秋冬季氣象條件整體偏差,不利于大氣污染物擴散,進一步加大了大氣污染治理壓力,必須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措施抵消不利氣象條件帶來的負面影響。\r\n
\r\n\r\n 《方案》提出主要目標包括,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期間(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4%,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同比減少6%。\r\n
\r\n\r\n 為此,《方案》制定了六項主要任務以及六項保障措施,包括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調整能源結構、積極調整運輸結構等。\r\n
\r\n\r\n 其中,《方案》明確提出了關于如何有效推進清潔取暖的多項要求。\r\n
\r\n\r\n 《方案》稱,要按照“以氣定改、以供定需,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原則,堅持“先規劃、先合同、后改造”,在保證溫暖過冬的前提下,集中資源大力推進散煤治理。\r\n
\r\n\r\n 各城市應按照2020年采暖期前平原地區基本完成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的任務要求,統籌確定2019年度治理任務。2019年采暖期前,中央財政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第一批試點城市力爭基本完成清潔取暖改造任務。各地要以區縣或鄉鎮為單元整體推進,不得在各村零散式開展。\r\n
\r\n\r\n 《方案》表示,要因地制宜,合理確定改造技術路線。堅持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宜熱則熱,積極推廣太陽能光熱利用和集中式生物質利用。\r\n
\r\n\r\n 《方案》還強調,各地應根據簽訂的采暖期供氣合同氣量以及實際供氣供電能力等,合理確定“煤改氣”“煤改電”戶數,合同簽訂不到位、基礎設施建設不到位、安全保障不到位的情況下,不新增“煤改氣”戶數。\r\n
\r\n\r\n 界面新聞梳理發現,這是生態環境部等政府部門文件中首次提出。\r\n
\r\n\r\n 此外,《方案》稱,要充分利用電廠供熱潛能,加快供熱管網建設,加大散煤替代力度?!懊焊碾姟币钥沙掷m、取暖效果佳、可靠性高、受群眾歡迎的技術為主,積極推廣集中式電取暖、蓄熱式電暖器、空氣源熱泵等,不鼓勵取暖效果差、群眾意見大的電熱毯、“小太陽”等簡易取暖方式。\r\n
\r\n\r\n 根據各地上報情況,2019年10月底前,“2+26”城市完成散煤替代524萬戶。其中,天津市36.3萬戶、河北省203.2萬戶、山西省39.7萬戶、山東省114.3萬戶、河南省130.7萬戶。\r\n
\r\n\r\n 《方案》還指出,要嚴防散煤復燒。對已完成清潔取暖改造的地區,地方人民政府應依法劃定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并制定實施相關配套政策措施。各地應加大清潔取暖資金投入,確保補貼資金及時足額發放。\r\n
\r\n\r\n 對于煤炭消費總量,則將嚴格控制?!斗桨浮贩Q,各?。ㄊ校┮獓栏衤鋵崱笆濉泵禾肯M總量控制目標任務,統籌2019-2020年時序進度和工作安排,防止壓減任務集中于2020年。將嚴控新增用煤,對新增耗煤項目嚴格實施等量或減量替代等。\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