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 北方地區新一輪供暖季又到了。過去兩個供暖季,隨著清潔供暖工作的深入推進,更多的群眾從中直接受益,告別了煙熏火燎的取暖方式,對室內溫暖、室外藍天的向往變為現實。\r\n
\r\n\r\n 有數據為證。截至上一個采暖季結束,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為50.7%,相比2016年提高了12.5個百分點,替代散燒煤約1億噸。在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清潔取暖率達到72%,其中,城市城區清潔取暖率為96%,縣城和城鄉接合部清潔取暖率為75%,農村清潔取暖率為43%,均超額完成清潔取暖規劃中期目標。同時,空氣質量明顯改善,清潔取暖對降低PM2.5濃度的貢獻率達1/3以上。\r\n
\r\n\r\n 全面啟動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工作的號角如在昨天。三年來,面對重任,推進清潔取暖工作摸著石頭探索,積累經驗,逐步形成了相對成熟的組織保障機制、多樣化的技術路線選擇,供暖市場也在逐步擴大。更為重要的是,各級政府、國有能源企業普遍把保障群眾溫暖過冬和打贏藍天保衛戰放在突出的位置,思想認識更到位,組織保障更有力。\r\n
\r\n\r\n 但比照2021年清潔取暖規劃目標,挑戰有增無減,留下的時間更短了。規劃明確,到2021年,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達到70%,替代散煤1.5億噸;“2+26”城市農村地區清潔取暖率60%以上。這意味著從2019年算起,三年總體清潔取暖率要提高19.3個百分點,重點城市農村地區提高17個百分點,年均任務量不比過去少,而且基礎條件好的區域已先期完成改造,留下來的骨頭更難啃。下一步既要鞏固存量成效,又要繼續做大增量,要從五方面協同推進清潔取暖攻堅。\r\n
\r\n\r\n 一是破解農村清潔取暖難題。未來清潔取暖攻堅的增量空間有一半在農村,但由于經濟收入、房屋結構、住戶布局、農民取暖習慣等因素,農村地區清潔取暖是下一步工作難點。要深入農村,圍繞農村散煤替代和運行可負擔的目標,尋找策略舉措。技術路線上因地制宜之余,還應重點考慮農村地區生物質資源豐富特點,引導生物質清潔取暖。農房節能改造對于取暖保暖意義重大,要研究推進不同地形平房、瓦房、樓房、窯洞等不同房屋結構的節能改造。清潔取暖在農村還是新事物,要培養農民的清潔取暖意愿和習慣。此外,到2021年北方地區另外50%非清潔取暖農戶如何劃分、如何相對清潔取暖,需提前考慮。\r\n
\r\n\r\n 二是不僅堅持技術路線的“因地制宜”,還有財政補貼要精準有力。技術路線的“宜”已無需贅言。目前,中央財政資金按試點城市等級確定補貼規模,導致不同改造任務下各地戶均補貼力度的差異明顯,低的不足千元,高的近萬元。各地清潔取暖電價、氣價普遍有一定用量的補貼,但用量是否用于取暖不可統計,容易滋生“搭便車”行為,而且政府補貼更多支付給了收入水平相對高、用能量大的群體,低收入群體用能少、補貼也少。\r\n
\r\n\r\n 對一些技術路線的補貼標準相近,沒有考慮不同供暖方式的比價關系,也沒有體現獎優避短。此外,相對熱源、熱網補貼,節能改造補貼要少。需更精準設計補貼機制,如考慮按供熱面積、改造戶數等發放補貼,進行階梯補貼,提高對貧困群體的補助額度,不同技術路線補貼因地制宜、有主有次等,讓補貼在兜底和培育清潔供暖產業、引導市場中發揮關鍵作用。\r\n
\r\n\r\n 三是做好多方統籌、系統考量。工作機制上,政府部門繼續做好統籌規劃,促進上下級、不同部門間、政企之間合力聯動,特別是加強能源部門與住建部門的合作,統籌推進清潔取暖與建筑節能改造。賦予縣域鄉域政府決策自主權,讓其思考、制定、實施本土化清潔取暖方案,上級政府要做好指導和規范,調配力量予以支持,同時避免任務層層加碼,導致“大干快上”埋下風險隱患。統籌清潔取暖工作與扶貧脫貧、鄉村振興、城鎮化、舊城改造等工作,提升人財投入1+1>2的效應,避免農網改造與“煤改電”重復投資、上年改完下年拆等類似問題。加強建管統籌,依靠政府補貼投建的清潔取暖設備,還要進一步明確后期運維費用由誰承擔,設備更換由誰承擔。\r\n
\r\n\r\n 四是考慮清潔取暖的可持續性和長效機制。清潔取暖目前最大的問題在于過度依賴財政,缺乏內生動力。近三年全國43個試點中央與地方配套財政資金投入達千億元,補貼規模大、強度大,不可持續。以第三批試點陜西銅川市來看,其三年試點期項目總投資約為23.1億元,資金構成中,申請中央獎勵資金、地方財政配套分別占比39%、21%,企業、居民出資分別占比37%、3%,財政資金占比達60%,過去三年銅川年均地方財政收入才20多億元。\r\n
\r\n\r\n 需探索開辟財政資金新來源,如推進熱價改革,合理制定清潔取暖價格標準,充實清潔取暖推進資金。研究補貼到期后的清潔供暖方案,形成商業化模式,如利用我國市場廣闊的優勢,培育清潔供暖產業,加上探索電供暖用電電力市場化交易等市場機制,讓清潔供暖自我持續造血。\r\n
\r\n\r\n 五是做好清潔取暖實施過程、效果的評估、監督與市場監管。全面推進清潔取暖起步階段允許一定的粗放管理,但后期應不斷完善管理、精細化實施。加強清潔取暖實施督察和效果“回頭看”,減少改而不用或基本不用,防止返“煤”。\r\n
\r\n\r\n 加大散煤銷售環節監測監管,強化散煤使用管控,提高散煤取暖的獲取難度。加強財政資金使用過程的監督和評估,獎勵先進,懲戒落后,避免資金使用浪費。做好清潔供暖項目招投標和市場競爭秩序的監管,以及技術、工程標準的檢測認證,讓質優的清潔取暖設備獲得市場競爭優勢,同時防范廉政風險。支持智能管理系統應用推廣,減少后期運維成本,也為能源互聯網建設和能源革命提供支撐。\r\n
\r\n\r\n 五方面工作相互補充、密切聯系,或將推動清潔取暖在公共性與經濟性的平衡中找到商業模式,在群眾宜居訴求一致性與支付能力差異性之間找到前行動力。期待清潔取暖攻堅取得新佳績。\r\n
\r\n\r\n
\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