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機與發電能力富余較多,優先發電量大于省內用電空間;煤電企業面臨系統性風險,部分火電長時間全廠全停;新能源裝機占比大,實時調峰和容量備用面臨考驗,電網靈活性不足;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消納責權重任務重,各類電源特別是水火矛盾十分突出?!备拭C省工信廳日前發布的《關于做好2020年電力運行調節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2020年甘肅省電力市場仍然面臨嚴峻的供需形勢和突出的發用電矛盾。
對于甘肅電力市場近在眼前的“癥結”,《意見》開出“藥方”:嚴格落實優先發電制度、實現新能源消納最大化、做好超發水電消納工作、嚴格控制外省購入電量、不斷完善火電最小方式管理工作、繼續做好電力外送市場開拓、有效推進現貨市場建設。
鼓勵“水火”置換 力促“風光”消納
《意見》指出,嚴格落實優先發電制度,統籌調度省內與省外、市場與非市場電量,妥善處理平衡好各類發電之間的矛盾,關鍵在于確保優先發電(包括“保量保價”和“保量競價”兩部分)計劃的剛性執行,確保今年各類優先發電計劃落實到位;堅持新能源優先調度原則,確保甘肅省內新能源優先發電指標順利完成;杜絕水電超發電量擠占火電省內優先發電空間,通過制訂實施超發水電市場化調度(交易)辦法或規則,規范開展省內水火置換及合約電量市場化轉讓交易。
甘肅省工信廳近日發布的《2020年3月全省電力生產運行情況》顯示,截至3月底,甘肅發電裝機達5270.49萬千瓦,同比增長1.37%。其中,火電裝機2105.27萬千瓦,水電裝機943.15萬千瓦,風電裝機1297.19萬千瓦,光伏發電裝機924.88萬千瓦。公開數據也顯示,甘肅目前新能源發電量已突破2億千瓦時,創歷史新高。
作為我國重要的新能源基地,甘肅新能源裝機占比已超過40%,但全省用電規模偏小、調峰能力不足、消納困難等問題掣肘新能源發展。對此,《意見》提出目標:確保到今年年底新能源最低保障性收購電量不低于137億千瓦時。
《意見》同時明確,新能源一類優先發電中超出省內最低保障電量部分,甘肅省電力公司及省電力交易中心要結合甘肅省2020年電力直接交易工作需要和有關政策規定,引導、組織新能源企業以“保量競價”方式參與省內、省外市場化交易。合理安排新能源發電計劃,定期公布各新能源發電企業發電完成情況,引導新能源企業根據自身發電能力在確保完成最低保障性收購電量的基礎上,積極通過市場化交易增加發電,減少“棄風棄光”。
針對水電消納,《意見》提出,原則上,超出省內水電二類優先發電計劃部分,通過組織外送或置換火電外送實現不棄水,省電力交易中心應積極探索風光水火打捆外送模式,建立并完善相關交易機制,及時規范有序開展水電超發電量外送電交易,鼓勵和引導水電企業通過外送或置換火電外送。結合省內調發水電任務、確保完成甘肅省今年可再生能源消納責任權重,甘肅省電力公司要根據電力電量供需平衡變化及水電超發實際情況,優先開展省內水火置換交易。超發水電消納,按照相關水電市場化調度(交易)辦法或規則規范進行。
加大電力外送 推進現貨交易
據了解,甘肅省電源裝機在全國處于中段水平,但用電負荷僅為山東、江蘇等省的20%左右,省內最大消納能力不到發電能力的三分之一, 因此電力外送是甘肅電力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出路。相關數據顯示,“十三五”以來,甘肅省累計外送電量1106億千瓦時,其中,2019年外送電量達422億千瓦時。
對此,《意見》指出,甘肅省將嚴格控制外省購入電量,同時繼續加大外送市場開拓力度,爭取2020年外送電量500億千瓦時以上,力爭520億千瓦時。積極落實政府間合作協議,充分發揮電力交易平臺作用,創新外送電交易方式,豐富外送電交易品種,完善交易規則,健全交易機制,杜絕惡性競爭,進一步提高外送電價。鼓勵和引導水電企業通過外送實現不棄水以及為新能源盡可能騰出省內發電空間,在總結新能源與火電打捆外送經驗的基礎上,探索風光水火打捆外送模式。
作為全國首批8個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地區之一,甘肅于2018年年底啟動現貨市場試運行,并于2019年開展兩次連續7天結算試運行,被外界稱為甘肅成為全國電力市場現貨交易最大“供應商”。今年3月18日,甘肅電力現貨市場在全國率先啟動第三次結算試運行。4月30日24:00,甘肅電力現貨市場第三次結算試運行在穩定有序運行43天后退出市場。試運行期間現貨市場運行平穩,出清結果合理,新能源消納成效顯著,電網安全穩定運行,順利完成國內首家完整月的長周期結算試運行。
甘肅是國家電力現貨市場建設8家試點省份之一。國網甘肅電力積極借鑒國內外現貨市場建設先進經驗,推進省內現貨市場建設,2018年12月27日,作為國網公司首家啟動省內現貨市場試運行,2019年開展了兩次連續一周的結算試運行,2020年在全國首家啟動第三次結算試運行。
結算試運行期間,最高用電負荷1418萬千瓦,同比增長14.42%,最大外送電力700萬千瓦。市場主體參與意識增強,出清價格趨于合理,全月現貨市場平均價基本接近中長期市場價格。新能源消納成效顯著,驗證了市場規則的適用性。4月16日13:15,甘肅新能源發電出力達1297.6萬千瓦,當日新能源發電量2.13億千瓦時,均創歷史新高。4月新能源發電量36.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97%。
通過結算結果分析,火電、水電及光伏發電均在市場獲益,政府主管部門及市場主體普遍認可運營結果,各市場統籌銜接,運轉正?!,F貨市場試運行期間,富裕新能源跨區現貨市場、西北跨省調峰輔助服務市場、西北省間交易市場及省內輔助服務市場(含調頻市場)同步運行,市場銜接有序。
據了解,甘肅電網是典型的新能源高占比送端電網,一直以來電力資源大范圍優化配置,清潔能源消納突出。通過電力現貨市場建設,促進新能源消納是甘肅建設現貨市場的初衷之一,也是國家將甘肅列為試點省份其中一個重要原因。甘肅電力現貨市場在全國首家完成完整月結算試運行,是甘肅落實落實中發9號文件精神、推進電力市場化建設、發揮價格信號作用、促進資源優化配置、實現國家“兩個50%”能源戰略作出積極的探索和實踐。甘肅新能源高占比送端電網現貨市場建設經驗,對類似電網結構省份后期開展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電力在現貨市場中展現了商品屬性,通過實時價格信號促進資源優化配置和新能源最大化消納。在新能源大發時段,電力供應充足甚至富裕,市場價格會降低,水電企業與火電企業會主動降低發電出力,讓出發電空間,新能源獲得最大化消納;在新能源小發時段,市場供需緊張時,市場價格升高,火電及水電企業將增加發電出力,確保電力供需平衡。同時,試運行進一步檢驗了規則和技術支持系統的完整性和適應性,培育了市場主體意識,為后期現貨市場正式運行積累了寶貴經驗。
目前,甘肅省內現貨市場以發電側單邊市場平穩起步,為培育客戶的市場意識,啟動了需求側調峰輔助服務市場,2020年下半年將啟動雙邊市場建設,通過價格信號引導客戶改變用電習慣,進一步擴大資源優化配置范圍,實現新能源最大化消納。
《意見》明確,爭取上半年正式發布甘肅電力現貨市場建設方案與規則,7月1日電力現貨市場開始連續結算試運行;積極開展技術支持系統第三方驗證工作;正式試運行前盡快啟動雙邊市場,讓用戶參與現貨市場,引導用戶合理用電和需求側優化用電負荷特性,實現負荷移峰填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