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動態 ? 如何加快南方百城清潔取暖?代表委員這樣說?

近些年,南方人“冬天冷、求暖氣”的呼聲漸高,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引發一番熱議。就在近期的全國兩會期間,南方地區清潔取暖話題再次引發了代表、委員的關注。

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節能環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宋鑫看來,清潔供暖就是冬天里的“火盆子”“熱風扇”“暖水袋”。“目前,清潔供暖的實用技術已經成為現實,南方地區也可以使用清潔能源實現冬季供暖了?!彼析握f。

全國人大代表、華中師范大學教授、長江教育研究院院長周洪宇特別建議,應采取先試點、分步走,逐步實施的策略,以大項目為抓手,推動南方地區清潔供暖示范工程建設。

南方百城冬季供暖日益迫切

談及當下傳統的供暖模式,宋鑫直言,采用傳統的燒煤供暖是公認的致霾元兇;大規模使用天然氣容易出現氣荒;直接用電采暖費用又太高。形象地說,清潔供暖就是冬天里的“火盆子”“熱風扇”“暖水袋”。宋鑫強調:冬季采暖推廣清潔能源勢在必行。

我國淮河以南到長江沿線的“夏熱冬冷”地區,包括上海、重慶、武漢等101個城市(下稱“南方百城”),是我國經濟發達、人口密集地區,是本次疫情的重災區,也是發展“新基建、新經濟”的適宜地區。 

“近年來,南方百城冬季供暖呼聲日益高漲。我本人也連續幾年在全國兩會上提出‘沿長江重新劃定供暖分界線’‘盡快啟動南方供暖問題研究’等建議。不久前,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南方城市供暖市場》課題組對此作了系統深入的調研,明確提出應加快發展南方百城供暖市場,以此作為應民聲、保民生、穩就業、促增長的重要手段。參考最新相關調研成果,今年特再次提出此建議。”周洪宇說。 

為何要加快發展我國“南方百城”供暖市場?在周洪宇看來,發展“南方百城”供暖市場,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愿望?!澳戏桨俪恰奔哿?4%的人口和27%的經濟產出,該地區冬季氣候陰冷,但受限于南北供暖線設定,未能發展集中供暖。

周洪宇援引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南方城市供暖市場》課題組的測算數據指出,到2020年,“南方百城”具備供暖條件的潛在家庭為451—1266萬戶,到2025年將增至1778—3125萬戶。人民群眾出于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希望盡快發展“南方百城”供暖市場。另外,他還認為,“南方百城”供暖市場近年已初見雛形,能夠有效融合“新技術、新基建”,實現未來產業升級和城市轉型,具有發展百城供暖市場的重要基礎。

“貴陽模式”讓百姓冬天感受溫暖如春

記者獲悉,目前在南方地區,已有合肥濱湖新區、常州濱江新城、廣州珠江新城,以及武漢等多個城市成功試水了清潔能源區域集中供冷供熱。

周洪宇指出,截至目前,“南方百城”已自發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三種供暖模式:

一是基于城市電網、天然氣管網進行的以電采暖、燃氣熱水采暖為主的分戶自供暖。

二是合肥、貴陽等城市采取的市政集中供暖,類似北方集中供暖,但由于政策約束,發展規模有限。

三是以現有熱源或能源站為主的區域集中供暖,熱源依靠現有的熱電聯產電廠、工業余熱、新型熱能源及多能互補能源站。這一模式已在湖北、湖南、安徽、河南和江蘇等多個城市蓬勃發展,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5月24日,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第二場“委員通道”上,宋鑫以貴陽市為例介紹:“貴陽冬天非常濕冷。2015年,我們在貴陽建設了一個清潔供暖項目,就是利用河水冬暖夏涼的特性,采用先進實用技術,將穿城而過的南明河打造成綠色空調,送入千家萬戶?!?/span>

他強調,“可以說,這個項目既實現了冬天供暖、夏天供冷,又不會對河水造成污染,為2.1萬多戶居民提供了服務。”

“我在調研時發現,與傳統供暖方式相比,貴陽清潔供暖模式可以節能30%—40%,用戶費用可以降低30%以上,大大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彼析畏Q,“當地百姓都說,自打用上了清潔供暖,冬季感到溫暖如春,而且供熱穩定,又少花錢,還沒有霧霾。”他表示,貴陽的清潔能源模式或將進一步復制。

建議分步推動,優先啟動滬寧杭漢等試點

周洪宇認為,“南方百城”供暖市場近年已初見雛形,能夠有效融合“新技術、新基建”,實現未來產業升級和城市轉型,具有發展百城供暖市場的重要基礎。

“加快發展我國南方百城供暖市場,可采取先試點、分步走,逐步實施的策略。在供暖地域上,第一階段考慮中東部省會和重點城市,優先拓展上海、南京、杭州、武漢、合肥、長沙等大中城市供暖市場。第二階段考慮西部省會和重點城市,向重慶、成都、貴陽等城市拓展。最后覆蓋其他地級市和重點縣域?!敝芎橛钫f。

周洪宇進一步強調,南方地區推進清潔供暖應采用政府引導和市場主導相結合方式,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建立起主體明確、權責清晰的現代監管體系,出臺行業政策法規,規范市場秩序。在摸清信息的前提下,提前謀劃,規劃先導。“以大項目為抓手,推動清潔供暖示范工程建設?!?/span>

如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牽頭,會同財政部,推進多能互補冷—熱源系統示范工程建設。積極推進清潔供暖(熱),鼓勵企業開發地熱能、水源熱能、太陽能、工業余熱等,保障供給能力;鼓勵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開發高效利用清潔熱源的技術路線。


返回頂部
av资源在线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