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裝配式建筑行業已經發展了70年左右,從手工作業到機械化生產、從借鑒到自我創新,有過高潮也經歷過低谷。
中國裝配式建筑發展起源于上世紀50年代,70-80年代迎來第一次發展,然而,在上世紀90年代前后進入低潮期,直至20世紀末期,才開始新一輪的發展。近年來,在環保壓力不斷加大、城鎮化及房地產產業發展的推動下,裝配式建筑進入高速發展及創新期,尤其是2016年以來,國家及地方多次出臺指導性、惠普性及鼓勵性政策,促進裝配式建筑產業的發展。
目前,從裝配式建筑總量來看,2018年已經達到2.9億平方米,從全國形勢來看,裝配式建筑已經是大勢所趨,勢不可擋。
01裝配式建筑行業將保持成長性
根據政策要求,我國2020年新建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15%,2025年進一步達到30%。參考住建部2016年11月發布的《裝配式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額》(征求意見稿),每平方米裝配式建筑造價取不同類建筑之中位數2,231元/平方米,考慮到人工成本逐年上升,規模效應致材料費用下降,假設中短期單位成本裝配式建筑平均價格維持2,231元/平方米。據此測算,預計裝配式建筑行業規模2020年、2025年將分別達到7,006、14,011億元,2017-2020年裝配式建筑行業規模Cagr為27.9%,2017-2025年Cagr為19.6%,裝配式建筑行業未來將保持高速成長。
02國家政策向裝配式建筑傾斜
對比國外,鋼結構建筑占比有巨大提升空間。從三個角度可以直觀感受我國鋼結構裝配式建筑與國外美日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差距:
◆2017年,中國建筑用鋼量占鋼材總消耗量比例約22-26%,發達國家普遍在50%以上;中國建筑鋼結構用鋼量占鋼材總產量比例不足2%,發達國家則普遍為30%以上;
◆2017年,中國使用鋼結構住宅占比不足5%,發達國家則普遍在20%,日本高達50%。
參照發達國家建筑現代化發展路徑,我國鋼結構建筑占比仍有巨大提升空間。
03裝配式建筑優勢
因裝配式建筑采用的是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式施工的形式,由此決定了它在很多方面優于傳統建筑施工,解決及避免了當前傳統建造的施工現場面臨的許多難點面臨的許多難點。
與現澆式建筑相比,裝配式建筑的主要優點是組裝效率高、精度高、綠色環保(建筑垃圾較少)、可大幅降低人工依賴。
由此看來,裝配式建筑較傳統現澆方式優勢明顯,是建筑業未來必然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