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背景下,甘肅省的新能源將迎來哪些發展機遇和挑戰?2月26日下午,以“新能源 新生態 新服務——共建全生命周期服務·共享新生態產業價值”為主題的西部雙碳能源研究院首屆發布會暨新能源技術服務論壇在蘭州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行業專家共聚蘭州,探討甘肅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前景。
甘肅省新能源協會執行會長張繼強表示,實現雙碳目標,事關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正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我國新能源(4.320, 0.01, 0.23%)快速發展,風電和太陽能(7.100, -0.01, -0.14%)發電量占總發電量的比例從2010年的1.2%提高至2021年的11.7%。作為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甘肅省能源結構“富煤、貧油、少氣、風光優渥”的特點突出,新能源基礎雄厚,已建成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和張掖、金昌、武威、酒泉四個百萬千瓦級光伏發電基地,通渭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建設初見成效。甘肅省已然成為國家發展新能源產業的重要基地。舉行此次論壇,希望全國專家為甘肅省新能源事業的發展傳金送寶,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王秀麗教授、清華大學電機系董新洲教授、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羅先覺教授、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周濤教授、中國能源建設集團甘肅省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董事長魏剛等專家學者發表演講時認為,甘肅集風電、光電、光熱、儲能、煤電等產業于一體,是國內重要的能源耦合發展的示范點,是落實“雙碳”戰略的理想試驗地,甘肅可以瞄準打造具有新特點的新能源為主體新型電力系統的“三新”示范區目標,在全國范圍內走在前、樹標桿,加快建設全國最大的風光水火儲、源網荷儲基地。
甘肅省應該在河西、隴東地區打造新能源為主的源網荷儲一體化城市集群。聚焦有色冶金、裝備制造、硅基產業、煤化工、電解水制氫等用電比例大的產業,通過控煤、降碳、降成本、增加新能源利用品類、增強利用效率和智慧水平,加快能源結構調整的路徑,打造“一帶一路”的黃金段和前沿門戶。
同時,甘肅具有內陸開放和用能低成本等優勢,可以大力策劃和推動產業東西轉移、產品內外雙銷、趟出一條高效率、高效益、高品質、低成本、低耗能的甘肅新能源產業發展模式,為“雙碳”目標實現貢獻力量。
會上,甘肅安卓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與西北師范大學甘肅省物聯網工程研究中心團隊舉行了合作共建“雙碳能源數智化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簽約儀式,共同為新能源發展探索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