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動態 ? 【行業資訊】甘肅“八改”工程:實施農村改電工程;因地制宜推動農村地區光伏、風電、水能、地熱等有序發展

  “統籌兼顧農戶冬季清潔取暖需求,積極推廣應用高效低排清潔炊事采暖爐具,做到安全、干凈、衛生、明亮、整潔。”近日,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深入實施“八改”工程的指導意見》,組織實施農村改廁、改路、改水、改房、改電、改氣、改廚、改院等“八改”工程,推進村莊凈化、亮化、美化、綠化,在居住比較偏遠、人口比較分散的地區,完善農村能源基礎設施網絡,推廣新能源。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640.png\"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甘肅礦區辦事處,蘭州新區管委會,省政府有關部門,中央在甘有關單位:

      為深化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扎實推動全省“和美鄉村”創建行動,組織實施好農村改廁、改路、改水、改房、改電、改氣、改廚、改院等工程(以下簡稱“八改”工程),經省政府同意,結合我省實際,提出以下指導意見。一、總體要求(一)指導思想。深入學習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以農民急需、社會關注的工作為突破口,組織實施“八改”工程,加強路邊、屋邊、水邊、田邊整治,推進村莊凈化、亮化、美化、綠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二)基本原則。堅持規劃引領,彰顯特色。發揮規劃的先導作用,綜合考慮土地利用、產業發展、居民點布局、生態保護和歷史文化傳承等因素,適應村莊發展演變規律,科學布局鄉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充分體現我省各地村莊自有獨有特有的民居風貌、農業景觀、鄉土文化。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立足經濟發展水平、生活習慣和農民需求,聚焦短板弱項,合理確定“八改”工程重點內容和建設標準,分區分類實施,有序梯次推進,不搞一刀切。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有多少能力辦多少事,堅決反對貪大求洋、華而不實,盲目攀比、鋪張浪費。數量服從質量,進度服從實效,不超越發展階段,不搞形象工程,切實做到實用管用。堅持政府引導,農民主體。強化政府引導作用,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尊重農民意愿,保護農民利益,把發動農民、組織農民、服務農民貫穿于“八改”工程全過程,激發和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堅持統籌推進,精準實施。有序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農耕文化保護傳承和現代文明交相輝映,按照“八改”工程明確的重點任務,做到目標精準、項目精準、措施精準,確保實施效果。堅持建管并重,長效運行。強化縣級政府責任,統籌謀劃、同步推進“八改”工程建設與管護,構建長效機制,確?!鞍烁摹惫こ贪l揮最大效用。(三)主要目標。到2027年,農民出行便捷的鄉村道路網基本建成,現代宜居農房加快建設,生活便利的鄉村設施基本配套,村容村貌整體綠化美化,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底色持續夯實,全省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高。二、重點任務(一)實施農村改廁工程。通過改造提升、改建達標、配套新建等多種方式,宜水則水、宜旱則旱,因地制宜推廣簡單實用、成本適中、技術成熟、群眾接受的改廁模式。在城郊和污水管網覆蓋地區推行集中下水道水沖式衛生廁所。在川區等群眾居住相對集中、交通便利的地區推行節水型衛生廁所。在干旱、高寒山區等群眾居住分散及不具備穩定供水條件的地區推廣衛生旱廁。新改戶用衛生廁所基本入院,有條件的地區引導入室。在具備條件的地區鼓勵支持新建農房配套設計建設衛生廁所及糞污處理設施設備。對“空心村”和擬搬遷村的農戶、空掛戶、長年無人居住的農戶等,根據實際需要改廁,避免閑置棄用。到2027年,全省農村戶用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以上。將農村中小學廁所納入整治范圍,實現農村中小學水沖式廁所全覆蓋。因地制宜在農村綜合服務中心、集貿市場等場所建設公共衛生廁所。持續深入推進旅游廁所革命,到2027年全省A級旅游景區(點)公共衛生廁所實現全覆蓋。分類推進廁所糞污分散處理、集中處理與納入污水管網統一處理,建立健全日常巡檢、設備維修和糞污清掏等管護體系。嚴把衛生廁所產品質量關、施工質量關、竣工驗收關,確保建一個、成一個、用一個。(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省住建廳、省教育廳、省文旅廳、省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工負責;以下各項任務均需各市州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負責落實,不再一一列出)(二)實施農村改路工程。強化縣(市、區)農村公路規劃和建設,加強農村道路建設與機耕路、市政路、巷道等的統籌。有序推進鄉鎮通三級及以上公路建設、老舊縣鄉道改造。結合撤并建制村、移民搬遷村、空心村和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村,采用多種路面結構加快較大人口規模且具備條件自然村(組)通硬化路建設。縣(市、區)結合資金籌措情況,有序推進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雙車道,在既有道路上增設錯車道和停車帶。開展“四好農村路”示范創建和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創建。(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省住建廳、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按職責分工負責)(三)實施農村改水工程。統籌考慮農村供水工程建設現狀、鄉村振興發展需求等因素,按照“建大、并中、減小”原則,因地制宜采取城鎮供水工程管網延伸、老舊供水管網和設施改造、小型工程標準化改造等,不斷擴大農村供水規模,持續提質增效,提高農村供水保障水平,到2027年農村安全飲用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1%以上。加快推進城鎮供排水管網延伸工程,切實加大農村供排水管網系統建設,推動供排水管網城鄉一體化發展,力爭到2027年供排水一體化設施在農村覆蓋率達到30%以上。因地制宜、梯次推進生活污水治理,優先治理水源保護區和城鄉結合部、中心村等人口居住集中區域農村生活污水,推進農村生活污水就地就近資源化利用,有條件地區農村生活污水經收集處理后達標排放,其余地區亂倒亂排得到有效管控,到2027年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27%。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排查和治理,綜合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態修復、水體凈化等措施,基本消除“黑臭河”“垃圾河”。推進農村供排水系統專業化管理、信息化監控,提升運行管理效率和水平。(省水利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住建廳按職責分工負責)(四)實施農村改房工程。加快推進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程房屋建設,全面做好農房質量安全提升工程,持續開展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危房動態監測和改造,統籌推進地震高烈度區農房抗震改造,做好農村房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收尾工作,逐步建立健全農村低收人群體住房安全保障長效機制。完善農村房屋建設技術標準和規范,因地制宜推廣裝配式鋼結構等安全可靠的新型建造方式,提高農房建設質量。加強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傳統村落、傳統民居保護與利用,保護民族村寨、特色民居、文物古跡、民俗風貌,創建一批文化特色村鎮。(省住建廳、省自然資源廳、省文旅廳按職責分工負責)(五)實施農村改電工程。持續實施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加強農村電網網架結構、配網線路、老舊設備改造提升,為農村地區生產生活提供安全可靠的電力保障。因地制宜推動農村地區光伏、風電、水能、地熱等有序發展。持續推進電信普遍服務試點項目建設,逐步推動5G和千兆光纖網絡向有條件的鄉村延伸。持續推進城市農村“同網同速”,優化提升農村寬帶網絡質量。加快推動“數字鄉村”建設,深入實施數字鄉村發展行動,加大農村大數據應用,推進智慧農業發展。編制農村地區充換電設施建設規劃,適度超前建設充電基礎設施,加快補上鄉村充電基礎設施短板,有條件的鄉鎮建設智能充換電站、行政村配置公共充電樁。合理布設鄉村電網、光纖網絡等,做到整齊美觀,與鄉村風貌相協調。(省發展改革委、省工信廳、省通信管理局、省電力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六)實施農村改氣工程。結合北方地區清潔取暖項目,充分利用管道天然氣、液化天然氣、壓縮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生物天然氣等不同氣源,宜管則管、宜罐則罐,多種形式推進農村燃氣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實施城市天然氣管網向農村延伸工程,加快城鄉燃氣管網和儲氣設施互聯互通,有序擴大農村天然氣實施范圍。在經濟基礎較好、人口聚集度較高,以及易地搬遷、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大型安置區等有條件的地區優先推行天然氣。在居住比較偏遠、人口比較分散的地區,完善農村能源基礎設施網絡,推廣新能源。鼓勵民營企業投資建設農村天然氣工程。(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省住建廳、省農業農村廳按職責分工負責)(七)實施農村改廚工程。堅持以節能灶具、灶臺案臺、密閉式櫥柜和管線電線、上下水道、儲水池、洗菜池等為重點改造提升農戶廚房,建設干凈整潔衛生、滿足基本功能、管線安裝規范、煙氣排放良好的農村清潔廚房。統籌兼顧農戶冬季清潔取暖需求,積極推廣應用高效低排清潔炊事采暖爐具,做到安全、干凈、衛生、明亮、整潔。建立健全農村戶用廚房改造提升的技術標準和施工建設、運行維護的相關規程,因地制宜選擇自建、統建或聯建等改造方式,做到便民利民、使用安全。加大農村消防安全知識宣傳,落實“網格化”管理機制,提高安全防范和應急處置能力。(省農業農村廳、省住建廳、省應急廳按職責分工負責)(八)實施農村改院工程。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原則,采取群眾自籌和政府補助相結合的方式提升改造農戶院落、院墻、圍墻及庭院周邊輔助設施,加快建設“美麗庭院”,確保農戶院內院外整齊、安全、干凈、舒適。在河西地區推廣庭院區、生活區、養殖區分開布局的“住養分離”模式。在不影響農村人居環境整體風貌的前提下,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的方式,改建、新建畜禽養殖圈舍,做到畜禽糞污統一收集、統一處理、無害化利用。在實施“三清一改”的基礎上,依法拆除爛房亂屋、殘垣斷壁、廢棄廠房棚圈等,及時清運、妥善處置建筑垃圾,有效治理人畜混居問題。發動群眾開展房前屋后亂搭亂建、柴草雜物亂堆亂放、巷道墻面亂貼亂畫、院墻棚舍亂擠亂占、牲畜家禽亂撒亂跑、電線網線亂拉亂掛、污水垃圾亂潑亂倒、機動車輛亂停亂放等整治工作,引導農民利用房前屋后空地發展庭院經濟,促進村容村貌全面提升。(省住建廳、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按職責分工負責)三、保障措施(一)加強組織領導。市、縣要將“八改”工程作為“和美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強化責任意識,加強系統謀劃、統籌協調,及時研究解決困難問題,推進重點任務落實。各鄉鎮要切實負起主體責任,指導村級組織抓好“八改”工程組織實施。(二)加大資金支持。采取先建后補、以獎代補、貸款貼息等方式,支持“八改”工程建設。各地要優先使用有關行業專項資金,嚴格按照資金管理規定,科學合理統籌使用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涉農整合資金、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土地增值收益、土地出讓收入中用于農業農村的資金等支持“八改”工程建設。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用于支持符合條件的“八改”工程項目,鼓勵金融機構擴大信貸投放、引導社會資本投入等渠道籌集資金支持“八改”工程建設。(三)強化宣傳引導。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將“八改”工程納入公益性宣傳范圍,創新方式宣傳“八改”工程政策舉措、實際成效,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將“八改”工程納入村務公開范圍,保障農民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偨Y推廣一批“八改”工程的經驗做法和典型案例,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八改”工程的良好氛圍。(四)實施督查考核。把“八改”工程作為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的重要督查內容,納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考核指標體系開展督查考核。各市(州)、縣(市、區)適時組織開展督導評估。市縣政府要按照有關規定對真抓實干、成效顯著的組織和個人予以通報表揚,對工作滯后、推進不力的組織和個人予以通報批評。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3年8月23日




返回頂部
av资源在线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