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田麗媛
平涼屬全國14個大型煤炭基地之一黃隴基地的主體區域,既是國家傳統能源綜合利用示范區,也是隴東綜合能源基地的核心板塊,礦產資源稟賦優越。
今年以來,平涼市圍繞打造全省工業轉型發展創新區,全力推進“三區一城市”建設,深入實施強工業行動,積極構建具有平涼特色的現代化工業體系,工業發展根基日益牢固,技術支撐不斷強化,取得了顯著進步。截至9月底,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8%,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7.7%。
工業轉型勢在必行
近年來,平涼市聚焦打造全省工業轉型發展創新區和隴東綜合能源基地,把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作為首位產業鏈來打造,立足煤、延伸煤、跳出煤,能源產業發展呈現“新舊協同、結構趨優、質效齊升”的良好態勢。
然而對標“雙碳”目標、綠色低碳轉型要求和能源保供戰略需求,平涼也遇到了“煤炭深井開發難、油井產能及累產低、非常規天然氣開發處于空白”等亟待破解的難題。
在平涼市政府有關負責人看來,“當務之急是聚智聚力、精開用好資源富礦,最大限度將資源的‘存量優勢’轉化成發展的‘增量進勢’。”
平涼能源產業如何“破壁突圍”?10月21日,平涼市專門在北京召開了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院士專家研討會。
摸清家底理清思路
產業要發展,要摸清“家底”,用好“家底”。
經過幾十年的接續奮進,平涼能源產業發展步入了結構優化、規模擴張、效益提升的良性軌道,支撐拉動力、安全保障力顯著增強。
近年來,平涼圍繞擴煤轉電、煤電聯營、高效轉化,先后實施了一批煤炭資源勘查、生態礦區、智能礦井、調峰電源、精細化工等項目,目前全市煤炭產能達到3138萬噸、火電裝機容量達到613萬千瓦,分別占甘肅省的38%和24%,投產煤化工產能80萬噸。
圍繞構建新型能源供給保障體系,當地開展非常規油氣資源勘探,實施“千鄉萬村沐光馭風”行動,推進“網源荷儲”一體化發展,布設油井279口,建成及在建新能源裝機容量180萬千瓦,未來兩年計劃實施新能源項目總裝機容量200萬千瓦。
4條特高壓輸電線路穿境而過、過境輸油氣管道167公里、實現縣縣通高速……圍繞全域環境塑優夯基,平涼突出能源通道樞紐、產業園區平臺、基礎設施承載等關鍵節點,全力打通能源產業轉型卡點、升級堵點,為資源勘探開發提供了強力支撐。
借智借力賦能發展
轉型發展的號角全面吹響,平涼如何先立后破、育新改舊?如何轉化增效、深度開發利用?
在北京,數十位全國能源領域的知名院士專家、企業家立足平涼發展所需所能,為當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把脈開方、獻智獻策。
“鄂爾多斯是我國重要的能源聚集盆地,其南部是以甘肅慶陽、平涼和陜西彬長區域圍繞形成的‘金三角’地帶,能源儲量豐富,開發潛力巨大。”中國工程院院士、油氣勘探開發與工程管理專家胡文瑞說,建議平涼加快石油資源勘探開發利用,提高煤炭作為化工原料的綜合利用效能,積極發展現代煤化工,推動煤炭石油由燃料向原料、材料、終端產品轉變。
“平涼是甘肅省最大的煤電化產業基地,要謀劃建設新型煤基能源產業基地,大力推進智能化煤礦建設,創新開發新型地下氣化煤基能源,努力擴大低碳煤基電力產能?!敝袊こ淘涸菏?、煤礦采運工程專家葛世榮說,特別是靈臺礦區煤層氣賦存條件好,要積極發展煤層氣產業。
“建議平涼優選有利區域目標,加快推進勘探步伐,加速淺層資源開發,加大深層資源綜合利用可行性研究,力爭在新領域實現新突破。”中石化華北油氣分公司副總工程師兼油氣勘探管理部經理龍利平表示。
……
思維碰撞、匯聚智慧,院士專家及企業家的發言既有經驗分享,又有理論探討,為平涼能源產業發展提出了具有針對性、建設性和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
平涼市將繼續加快煤炭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和高效利用,推動能源產業高端化、多元化發展。當地也期待更多企業家深度參與平涼能源資源勘探開發,院地企攜手推動更多前沿技術和優質項目落地平涼,促進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甘肅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