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 國家電投中央研究院創新火電改造技術在國家電投清電昊風電蓄熱儲能調峰項目中成功應用運行

國家電投中央研究院創新火電改造技術在國家電投清電昊風電蓄熱儲能調峰項目中成功應用運行

近日,由國家電投集團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央研究院”)聯合研制的國家電投鐵嶺市百萬千瓦級風光火儲多能互補示范項目配套電蓄熱儲能調峰項目(清電昊風電蓄熱儲能調峰項目)投產運行,系統及各設備運行參數正常。項目的投運標志著國內首個火電機組耦合新能源高效供熱降碳系統完成創新路線探索,實現產業應用,為我國火電節能改造、高效降碳減排帶來新的發展思路。


清電昊風電蓄熱儲能調峰項目于2024年4月開工,12月末完工,總投資8080萬元。項目入選了2024年5月國家能源局發布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典型案例,是國內首個火電與新能源深度耦合實現新能源消納及機組靈活性運行的創新應用案例。


中央研究院負責項目整體創新路線技術開發及核心設備研制供貨工作,融合多項創新技術,實現新能源與火電供暖調峰、降碳減排的深度耦合創新應用。


中央研究院創新地提出了火電“三改”技術解決方案。系統通過火電、新能源、熱儲能的有機耦合,充分利用調峰、棄風電量,并通過儲熱技術實現綠電轉化和清潔供暖,可根據不同供能需求實現新能源、火電、熱網的靈活切換,保證風光火儲多能互補系統靈活運行。同時,中央研究院在本項目中實現了國家電投集團內首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超大容積(23000m3)斜溫層蓄熱水罐研制和供貨。


圖片


項目投運后,以電鍋爐-蓄熱水罐為核心的儲熱調峰系統具備提高電廠頂峰能力、降低機組最低出力、提升機組供熱能力、消納風電棄電、參與電力現貨交易等多種功能,真正做到“熱電解耦”。系統將提高清河電廠的頂峰壓谷能力和靈活性,實現多能互補模式協調發展,極大地推動了當地能源結構優化,促進降碳減排,具有積極的示范效應及產業推廣價值。


圖片


該項目的投運標志著中央研究院在長時儲能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產品質量邁上了新臺階,為科技創新成果的推廣及應用落地注入強勁動力。后續,中央研究院將堅持科技引領、創新驅動,嚴把安全關、質量關、進度關,確保項目順利通過技術鑒定和項目整體驗收,助力推動火電機組“三改聯動”建設以及新型電力系統構建。

來源:國家電投

返回頂部
av资源在线看片